现代标准读音
鹅的拼音为é,注音符号标注为ㄜˊ。该发音属于汉语拼音的第二声(阳平调),实际发音为平稳上扬的声调。汉字结构为左右形声字,"我"作声旁标示上古读音,"鸟"作形旁表义类。
历史音韵演变
反切注音法记录"五何切"(北宋《唐韵》),声母为疑母[ŋ],韵母属歌韵。《康熙字典》收录中古读音:五何切(《唐韻》)、牛何切(《正韻》),音同"峩"。明代《正韵》延续此切音,证实声母[ŋ]向现代[ɤ]的转化。
字形结构解析
- 部首:鸟(五画)
- 总笔画:12画(左部"我"7画,右部"鸟"5画)
- 笔顺编码:312153435451
- 五笔输入码:TRNG(左"丿扌"、右"勹丶一")
方言读音差异
粤语:ngo4(保留中古疑母声)
闽南语:go5(漳州音)/ gia5(泉州音)
潮汕话:gho5(声母浊化)
相关文字规范
- 繁体字:鵝(18画)、鵞(18画)
- 异体字:䳗(U 4CD7)、䳘(U 4CD8)
- Unicode编码:U 9E45(简体)
语义学依据
《说文解字》释义:"鴚鵝也。从鳥我聲",强调其善鸣特性与头部昂起姿态。生物学定义为鸭科家禽,特征包含橙黄肉质额瘤、蹼足、长颈,区别于雁属野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