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的意思,唯的释义与源流

唯字基本信息

拼音:wéi(注音:ㄨㄟˊ)
部首:口
笔画数:11画(部首笔画3,部外笔画8)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异体字:惟
五笔编码:KWYG
Unicode:U 552F

唯的意思,唯的释义与源流

字形演变与字源

造字法:形声字。从口(与发声相关),隹(zhuī)声。
本义:急声应答之声。《说文解字》注:“诺也。从口隹声。”段玉裁释:“此浑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也。”
经典用例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曰:‘唯,唯。’”

核心释义

一、应答之声

谦卑应诺:表恭敬顺从的回应。常见“唯唯”连用,模拟连续应答声。
典籍体现
《礼记·曲礼上》:“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战国策》:“范睢曰唯唯。”
延伸词例:唯诺(应声附和)、唯唯诺诺(卑顺貌)、唯俞(应答辞)

二、限定副词

独一性:表“仅”“只有”。通“惟”。
文献佐证
《易经·同人卦》:“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哲学概念:唯心(佛教唯识理论,谓万法皆心所现)、唯物(主张物质为第一性)

三、其他古义功能

  • 因果连词:义同“以”“因为”。《左传》:“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
  • 祈使语气:表希望。《史记》:“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 让步连词:义近“虽”“纵使”。《史记》:“唯天子亦不说也。”
  • 句首助词:无实义。《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

特殊音义与用例

音变现象
读wěi时,专属应答义。《礼记》释文:“唯,于癸反……沈,以水反。”
诗文意象
《诗经·齐风》:“其鱼唯唯。”形容鱼群游动相随貌
李咸用《赠友弟》:“唯唯洋洋向碧涛。”以声拟鱼游之态

现代语义聚焦

  • 唯一:强调事物的排他性。例:唯一人选。
  • 唯心理念:哲学派别,与唯物主义对立。
  • 负面衍生:唯利是图(重利轻义)、唯我独尊(极端自负)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