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指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载:“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
历史职源
唐代官府设置不良人作为侦缉逮捕的专职吏役。江蓝生《唐五代语言词典》释:“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李勉任开封县尉时,“不良试公之宽猛,乃潜纳人贿”。《朝野佥载》卷五载长安办案“敕令捉不良脊烂求贼”,由“不良主帅魏昶”指挥侦缉行动。《旧唐书·杨慎矜传》载卢铉拷讯张瑄时“令不良枷瑄”。明人《醒世恒言》沿用此称:“责令不良人捕获,又拨三十名健儿防护。”
语义流变
- 本义:唐代缉捕吏役的专称
- 引申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载“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指行为不端的恶人
- 现代网络义:指行为不端者、游戏负面角色或文化作品中的特殊群体
从良体现象
2016年《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剧热播,剧中台词“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不良人”引爆网络。网友改编为“从良体”,形成“本来觉得要从良……一天是__,一辈子都是__”的造句模板。程序员版:“周末加班,一天是程序猿,一辈子都是程序猿”;球迷版:“里皮执教又看国足,一天是中国球迷,一辈子都是”。
《画江湖之不良人》系列影响
2014年开播的动画系列以唐代不良人组织为背景。前三季铺垫世界观,第四季实现画质与剧情的飞跃。第五季强化细节与权谋叙事,第六季达到巅峰:单集超26分钟,每集登上热搜,推动游戏及周边开发。2025年第七季播出后口碑滑坡:故事线逻辑混乱,角色设定自相矛盾。导演更换导致叙事风格从“草蛇灰线”转向“直给傻白”。第六季伏笔“大帅假死”被搁置,降臣恋爱脑剧情引发老粉不满。第七季第六集出现强行搞笑段落:李星云等人在四月会卖西瓜,破坏剧情严肃性。角色普遍成为“谜语人”,降臣、侯卿等隐瞒关键信息阻滞叙事推进。
当代文化定位
《画江湖之不良人》系列曾代表国漫权谋烧脑类型巅峰。第七季商业合作激增压缩制作周期,姬如雪打戏出现“广播体操式”僵硬动作。观众批评其向“速食剧情”妥协:老粉嫌俗,新粉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