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区域。战国时期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国自安邑迁都至大梁,开创开封建城历史。开封城市中轴线自此确立,延续至今未变。
迁都背景
魏国原都城安邑地处今山西夏县,战略位置暴露。秦军威胁加剧,魏惠王为控制东部领土迁都大梁。大梁地处中原腹地,土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魏国领土横跨山西、河南、陕西东部,大梁居中便于统辖。
都城兴盛
魏惠王迁都后兴建水利网络,鸿沟水系连通黄河、淮河。大梁水道纵横,船舶可直达韩、楚、齐等诸侯国。航运优势推动商业繁荣,大梁迅速成为人口密集、经济富庶的中原第一大都市。魏国因此改称梁国,魏惠王得名梁惠王。
毁灭与重建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与鸿沟水灌城。大水浸泡三月,大梁城墙崩塌。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秦朝废墟设开封县,隋唐后通称开封为大梁或汴梁。五代北宋沿袭大梁代称开封。
地理变迁
大梁遗址现埋于开封地下。黄河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古城深埋黄沙。开封延续大梁城址,为八朝古都。金元称汴梁路,明清为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