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是什么意思

郡主是中国古代对女性的一种封号。这一称谓最早源于东汉时期,到两晋南北朝时,皇帝的女儿统称为郡公主,也称郡主。根据《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记载,外命妇之制中,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

郡主是什么意思

唐代时期,皇太子之女被封为郡主。例如,安乐公主、永泰公主在其父为皇帝时称安乐郡主、永泰郡主。宋代时期,皇太子之女和亲王之女均可被封为郡主。北宋宋徽宗曾改郡主为宗姬。辽代时期,帝王庶女初封为郡主,后进封公主。

到了明清时期,亲王的女儿通常被封为郡主。在这一时期,郡主的地位仅次于公主,是皇族中的尊贵存在。郡主作为皇族的直系亲属或亲近官员的女儿,因其家族的地位和威望,身份显赫。许多郡主还会通过婚姻与其他贵族家族联姻,从而加强其政治和社会地位。

郡主在古代社会中既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也是政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作为皇族成员还是地方贵族的女儿,郡主的身份都是封建社会中的尊贵象征。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