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的意思

词语来源

“吃鸡”源于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的胜利标语。玩家获得第一名时,屏幕显示英文提示“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中文版本翻译为“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该俚语源自美国赌场文化:早期赌场一份鸡肉晚餐售价约1.79美元,而一次标准赌局赢利为2美元,获胜即够支付一顿鸡肉饭。游戏开发者引用此句,隐喻获胜需技巧与运气并存。

吃鸡的意思

词义扩展

“吃鸡”已超越游戏范畴。最初专指《绝地求生》的最终胜利,后泛化至同类战术竞技游戏(如《和平精英》《Apex英雄》)的获胜行为。成为大逃杀类游戏的代称,用于组队邀请或模式描述。延伸至现实语境,比喻竞争场景(考试、职场晋升)中的胜出。

游戏术语体系

围绕“吃鸡”形成特定术语:

  • 单排/双排/四排:指游戏组队人数模式(Solo/Duo/Squad)
  • 毒圈:游戏内持续缩小的蓝色危险区域,迫使玩家向安全区移动
  • 空投箱:飞机投放的补给箱,含稀有装备如AWM狙击枪、吉利服
  • 头/甲/包:头盔、防弹衣、背包的简称,按防护等级分一级至三级
  • 子弹代号:如“556”“762”指代5.56mm、7.62mm口径弹药

游戏机制核心

《绝地求生》奠定“吃鸡”玩法范式:100名玩家空降至孤岛,初期无装备。通过搜寻武器、载具、医疗物资生存。安全区域周期性缩小,未及时进入者持续扣血。最终存活个体或团队触发“吃鸡”提示。高自由度设计支持多元战术:潜伏偷袭、正面强攻、团队协作。随机安全区刷新加剧不确定性,强化竞技体验。

文化影响

“吃鸡”推动战术竞技游戏成为全球现象。形成电竞赛事体系,吸引职业选手与观众参与。衍生网络流行文化,主播实况、表情包、网络用语广泛传播。商业领域联动,品牌推出主题周边及线下活动。“吃鸡”反映年轻群体对竞技成就感与社交体验的双重需求。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