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是一个汉字,拼音为pú,注音符号为ㄆㄨˊ。它的部首为王,总笔画数为16。璞的基本字义是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此外,璞也用来比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和淳朴。
在《说文解字》中,璞被解释为“蕴藏有玉的石头”,这一解释也涵盖了璞字的本义。在《广韵》《韵会》中,璞的读音为匹角切,音朴。在《正韵》中,璞的读音为匹各切,音朴。这些解释和读音说明了璞字在古代的使用和发音。
璞字的造字法为形声,从玉,菐(pú)声。它的Unicode编码为U 749E,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在《康熙字典》中,璞被解释为“玉未治者”,即未经雕琢的玉石。此外,《康熙字典》还提到璞字有朴、僕二音,非叶也。
在现代汉语中,璞字常用于词组“璞玉浑金”和“返璞归真”。前者比喻未经修饰的天然美质,后者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璞字的读音为pú,主要指未雕琢的玉石或包藏着玉的石头,同时也用来比喻人的天真、质朴和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