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自谦之词与军事谋略的双重智慧

核心释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或不成熟的意见、作品,引出他人高明或成熟的见解。谦逊表达自身贡献微小,期待他人杰出回应。砖象征低价值事物玉代表珍贵成果。日常交流、学术讨论频繁使用,体现中华文化谦逊传统。

抛砖引玉:自谦之词与军事谋略的双重智慧

出处溯源

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记载:赵州禅师晚参时言"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一僧出列礼拜,禅师道:"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土坯)"。禅门公案首次使用"抛砖引玉"概念,暗喻期待高妙回应却获平庸结果。

唐代诗人轶事广泛流传。常建钦慕赵嘏诗才,预先灵岩寺题写残诗"馆娃宫畔十年寺,水阔云多客至稀"。赵嘏游览后续作"闻说春来倍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成就完整七绝。常建平凡诗句引出赵嘏绝妙续作,文学实践诠释成语内核。历史考证显示二人非同时代,故事仍被公认为文化渊源。

用法解析

自谦表达:陈述浅见引发深度讨论。学术研讨、文章序言常见"拙文抛砖引玉,敬请指正"。清李汝珍《镜花缘》例证:"婢子费了唇舌,原是抛砖引玉"。

倡导响应:微小行动激发群体参与。社区募捐活动带头人率先捐款,企业公益项目小额捐赠引发公众效仿。以身作则触发连锁反应

语言形式:连动式成语,谓语、定语、宾语灵活应用。英文译法"throw a brick to attract jade",法译"parler le premier pour faire ressortir l'esprit des autres",跨文化传播广泛。

军事谋略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定名"抛砖引玉"。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类似事物迷惑敌人,打击受惑愚蒙者。以小利诱敌深入,实现重大战略目标

春秋战术典范:楚伐绞国,屈瑕献计无护卫樵夫上山。绞军捕获樵夫后全员出击,楚军埋伏山下截杀,牺牲小股部队换取攻城胜利。孙膑减灶诱敌,马陵伏击庞涓,同属此计变体。

商业策略转化:香港妙丽集团刘天就推行"晤平赔5倍"价格承诺,显著扩大市场份额。会员制度集聚20万长期用户,优惠策略转化为持续盈利模式

文化影响

古典文献高频应用。元曲贯云石《斗鹌鹑》引用"他道是抛砖引玉",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沿用此喻。现代作家张抗抗小说强化语境适应性。

国际交流隐喻工具。跨文化会议开场白使用,消弭观点冲突。教育领域鼓励学生发言手段,消除课堂沉默。

禅宗公案到诗坛轶事,军事谋略至商业创新,中华智慧多维渗透。自谦表达与战略思维并存,语言生命力持续千年。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