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属世界长河之一。其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若包含内流区面积,则达79.5万平方公里。
源头与流经区域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正源经科学考察确认为卡日曲。干流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终注入渤海。
河流分段与特征
- 上游(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长3472千米,占全河总长度的63.5%。该段落差大、水多沙少,是黄河清水来源。
- 中游(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河长1206千米,流经黄土高原,汇集泥沙量占全河沙量的92%,形成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特性。
- 下游(桃花峪至入海口):河长786千米,河道平坦,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平均河床高出地面4-5米。
水文与地貌影响
黄河年均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达16亿吨,其中约12亿吨流入渤海,4亿吨沉积于下游,塑造华北平原并扩展河口三角洲。下游河道历史上多次改道,北至天津、南达江苏的泛滥区广达25万平方公里。
文明与经济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被称为“母亲河”。该流域承载全国约四分之一人口和四成耕地,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历史悠久,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