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浩之志是什么意思,鸿浩之志释义与考源

鸿浩之志实为鸿鹄之志的误读。该词原指鸿鹄高飞于天的远大志向,喻意杰出人物的宏伟抱负。《史记·陈涉世家》载陈胜佣耕时慨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燕雀喻眼界狭隘者,鸿鹄自比胸怀天下者。

鸿浩之志是什么意思,鸿浩之志释义与考源

历史典源

秦末民变首领陈胜少时受雇耕田,辍耕垄上对同伴言:“苟富贵,勿相忘。”遭讥笑后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叹。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于大泽乡起义,印证其反抗暴政的初心。

鸿鹄本义考

古文献中“鸿鹄”释义多元:

  • 东汉蔡衡《凤类说》称白凤凰为鸿鹄
  • 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描述其“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
  • 李时珍《本草纲目》定论:鸿鹄即天鹅,具“一举千里,展翅凌云”特性

历代文学沿用此意象:

  • 卢肇《鸜鹆舞赋》:“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同尘”
  • 陆游《庵中杂书》:“辍耕壠上鸿鹄志”
  • 郑光祖《王粲登楼》:“大丈夫仗鸿鹄之志”

文化影响与误读

2018年北京大学校长演讲中将“鸿鹄”误读为“鸿浩”,引发公众对成语本源的关注。该事件反促传统文化精粹重获讨论。陈胜首倡的鸿鹄精神,成为超越阶层的人生抱负象征,激励历代志士突破现实局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