龌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ò chuò。声母韵母构成明确:龌的声母是w,韵母是o,读第四声;龊的声母是ch,韵母是uo,读第四声。
龌龊的三层含义
不洁净的物理状态:指物体或环境的肮脏、污秽。元代高文秀《黑旋风》描述“风吹的龌龊”,《古今小说》提及“龌龊低洼”的住房环境。
思想品质的恶劣:形容人卑鄙、道德败坏。宋代方勺《青溪寇轨》批判当权者“龌龊邪佞”,郭沫若指其代表“背信弃义,杀人放火”的极端卑劣。
气量狭隘的行为特质:指拘泥小节、格局局促。《宋史·赵普传》记载宰相“龌龊循默”,唐代王勃感叹“人间龌龊,抱风云者几人”。
词源与历史用例
最早见于《文选·张衡》,“龌龊”被释为“小节”;唐代孟郊《登科后》以“昔日龌龊”对比中举后的豁达;明代归有光在墓表中用此词斥责品行低下者。
近义与反义词系统
- 近义词:肮脏、污秽、腌臜、邋遢、恶浊
- 反义词:高洁、纯净、磊落、坦荡
常见误区和实用注释
字形易错写为“卧绰”;方言中赣语读作wet5cuo5,吴语读oh coh。英文对应词包括:dirty/filthy(肮脏)、mean/despicable(卑劣)、narrow(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