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标注
“东皋薄暮望”标准读音为:dōng gāo bó mù wàng。其中:
- 东皋(dōng gāo):指诗人隐居地,今山西河津一带;
- 薄(bó):意为“迫近”,非“báo”的厚度义;
- 徙倚(xǐ yǐ):叠韵连绵词,表徘徊。
作者与诗作背景
王绩,隋末唐初诗人,自号“东皋子”。此诗作于其辞官隐居山西河津东皋期间,反映彷徨孤寂的心境。
《野望》为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律诗,突破初唐绮艳诗风,以朴素语言开律诗新局。
诗句解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黄昏伫立东皋远眺,徘徊无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何枝可依”,隐喻精神无所归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林尽染秋色,山峦沉入余晖。静态景物渲染萧瑟。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驱”“返”“带”“归”四动词激活画面,以动衬静。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现实孤独催生对伯夷、叔齐采薇隐居的追慕。
创作背景
贞观年间王绩两度辞官,归隐东皋。诗中“采薇”典出《诗经》,喻拒仕守节,呼应其隐逸选择。
诗体价值
- 首尾联抒情言志,中间两联写景,形成“情—景—情”结构;
- 平仄对仗工整,早于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定型六十余年;
- 质朴语言重构田园美学,如“荆钗布裙村姑”之于“珠光宝气贵妇”。
后世评价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称其“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袁行霈评:“光与色、远与近、动与静搭配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