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弟,指的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的年轻人。在古代,纨绔子弟以玩乐、消遣、装饰个人形象为主 题,极少从事实际工作或学习,成为那个时代的败类。
这个词汇中“子”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古代年轻男子的名称中常带有“子”字,表示男子成年后的一种身份认同。例如孔子的七十二贤士,“贤士”中的“士”描述的是职业身份,而“贤”是荣誉名称,儒家学派中的学者、官员的尊称即为“贤”,贤士指的是既有学问又有官职的人。同样的道理,在古代,爵位高者可以称为“大夫”,而以下的人则会加上“子”字进行区别,比如说“士子”“庶子”“小子”等。
但是,纨绔子弟中的“子”并非这个意思。据说这个“子”是旧时有钱人请师傅给儿子取名字时常在名字中加上的,用来表示“少爷”的意思。这些少爷因家财万贯,生活无忧,便沉溺于饮食、玩乐,形成了“纨绔子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