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白话 从树洞中找回儿时记忆

“二十四孝” 中有一则讲述妻子为丈夫采药的故事:“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尝见其边。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适莽苍之骊山而嵯峨,下窈窕之巨洞而飞渺。……”

多少人懵懂一生,也就是记得听这么一段话,而知其意,不甚分明。这是因为现在听汉语的方式已经完全由听人类使用的语言转变为听计算机传递的语言了,就像看电影的是电脑屏幕而不是影院的大银幕,听汉语的是内心的语言系统而不是真实的声音。

要想学好白话,我们需要从儿时的记忆开始。儿童期的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时候的孩子语感尚未形成,对语言的理解非常敏感。因此,我们通过儿时的歌谣和游戏学会的语言,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如今的城市里,少有人能体验到儿时在树洞、小河边、泥潭里的游戏经历,人们只能透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来触碰到那些童年记忆。如果在教孩子白话时,能够采用一些儿童的游戏和歌谣,使听者身临其境、贴近现实生活,白话也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成为更加生动的图景。

从儿时的记忆中汲取力量,始终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度,才是学习白话的好方法。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