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出自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名句。它的本义是形容一个人对事业或工作极尽全力、竭尽所能的状态。
鞠躬,原指行礼时低头弯腰,表示恭敬;尽瘁,意指竭尽力量。整句意思即为:在工作、事业或奉献他人时,尽最大力量,全心全意,甚至到疲惫不堪、筋疲力尽的地步。
这句诗意境独特,表达了作者对他人的敬重和赞颂,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崇的精神追求。鞠躬尽瘁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事业、工作、学习或任何一项事情中,以全力以赴的态度,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卓越。
鞠躬尽瘁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体现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品质,也代表了对工作、事业和人生的敬畏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