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梳什么意思,志大才疏

汉语成语,拼音为zhì dà cái shū。志向远大,才能不足。疏指粗疏薄弱。形容抱负与能力不匹配。

志大才梳什么意思,志大才疏

核心释义

志向超出实际才能。疏指能力薄弱空洞。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形容人抱负宏大却缺乏实现能力。

历史来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记载:“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描述孔融立志平定国难却能力不足。东汉孔融反对曹操政策,包括当众批评禁酒令。最终被曹操处决。史家评其空有抱负而缺乏政治才能。

应用方式

作谓语、定语或分句。例:“此人言过其实,志大才疏。”不可写作“志大才梳”或“志大材疏”。疏字读shū,非sū。

  • 书面谦辞:苏轼《扬州谢表》自称“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
  • 批判评价:鲁迅评孔融“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

词语比较

  • 近义对比:眼高手低(重要求标准)、一无所能(全面否定能力)。
  • 反义对照:精明强干、游刃有余、一柱擎天(能力胜任志向)。

语言特性

谜语“空想家”对应此成语。英语译作“inspire more than one can achieve”。德语直译“宏图大志,微小才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