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人长久——传统节日中的中秋节

在中国,中秋节是传统的节日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秋节一般在農历八月十五日,因为这时天气适宜,月儿圆满,所以被称为“中秋”。而「花好月圆人长久」也正好代表了中秋节所要表达的美好寓意。

在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人们还会屈身一五一十地谈论家常、讲述神话。中秋节还有“拜月”的习俗,表示对天、地、祖宗和神灵的感恩之情,也表示人们期盼团聚,祈盼平安。

中秋节的神话与故事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神话和故事。

其中一个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说的是嫦娥因误食仙丹,飞升到了月宫中,并且每年都在中秋节夜晚出现在月球上,她美丽的身影成为许多人赏月的对象。

还有一个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因为白骨精每次都在中秋节时施法,把人变成骷髅,所以孙悟空选择在中秋节来到白骨精的洞府中,成功救下了被困的镇民。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