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作为北京故宫的蓝本和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历经600多年的战火和城市变迁,明故宫大部分地面建筑已经消失,其中最为神秘的便是皇城的东线。
近期,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李府街道路拓宽改造项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一段南北走向的城墙遗迹,经考证,这段遗迹正是南京明故宫皇城东墙的一部分。这是首次在这一区域发现如此完整的城墙遗迹,为确定明故宫皇城东线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寻找皇城的重要城门位置提供了关键依据。
明故宫由皇城和宫城内外两重构成,平面呈方形。其大致范围东起中山门内南京博物院一带,西至今竺桥、逸仙桥一带,南至光华门一线,北至今佛心桥一带。此次发现的城墙遗迹位于李府街南段道路的西侧,长约20多米,宽度尚未完全揭示。
根据史料记载,结合新发现的城墙遗迹的位置和走向,考古学家推测,消失的东安门可能位于李府街北段,距离今天所谓的“东安门村”以西近200米。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将根据李府街南段剩余路段的拓宽改造计划继续进行,以期找到皇城东线城墙南端向西拐弯的地方,进而确定皇城南线的范围。
这一发现不仅对明故宫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