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首联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全诗记录游园未遇主人却见红杏出墙的精神奇遇。
词语解析
应怜:表推测,"应"释为"大概";"怜"意为爱惜、怜惜,非怜悯。
屐齿:木鞋底部的横梁或高跟,用于防滑,代指足迹。
苍苔:阴湿处生长的青苔,象征幽静园景。
小扣:轻敲动作,体现访客的谨慎姿态。
柴扉:树枝编织的简朴园门,呼应隐逸情趣。
诗句白话翻译
园主可能担忧我的木鞋踩坏珍视的青苔;轻叩柴门却久久无人开启。满园春色终究无法禁锢,一枝红杏早已探出墙外。
创作背景与意境
江南二月云淡风轻,诗人乘兴访园却受阻门外。青苔印痕的猜测显露诗人善解人意,将闭门解释为园主对自然的珍视。"久不开"的冷寂与"红杏出墙"的绚烂形成戏剧反转。
诗歌技法与哲理
- 拟人化:红杏主动"出墙",赋予春色冲破束缚的生命力
- 以小见大:一枝红杏浓缩满园春色,具象呈现不可遏制的生机
- 哲理升华:从自然景象延伸至普遍规律——新生事物必突破阻碍
文学史关联
脱胎于陆游"一枝红杏出墙头",但叶诗更专注精神体验的跌宕。后世读者赋予"关不住"的哲理远超原意,印证"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鉴赏规律。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江湖诗派代表,号靖逸。生平不详,学术承自叶适,隐居西湖著《靖逸小集》。
该诗将日常游园升华为生命哲思的典范。七言绝句的体例承载永恒美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