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原文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简介
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属于江西诗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
诗歌主题
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在三衢山道中游历时所见的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词语注释
- 三衢(qú):指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 梅子黄时:指农历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通常多雨,但诗中写“日日晴”,体现反常的晴朗天气)。
- 泛尽:指乘船到小溪的尽头。
- 却山行:转而走山路。
- 绿阴:苍翠的树荫。
- 不减:没有减少,和之前一样多。
- 黄鹂(lí):一种叫声清脆的鸟,羽毛黄色。
诗句解析
“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季节(初夏),突出天气的晴朗(一反梅雨时节的阴雨连绵)。意思: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小溪泛尽却山行”:写出诗人游玩的路线变化(先乘船,后步行山路)。意思: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用“绿阴”表现山路的幽静清凉,与来时景色同样美好。意思: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添得黄鹂四五声”:以黄鹂的啼叫声衬托山林的生机,动静结合,更显情趣。意思: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歌意境与情感
意境:通过“梅子黄”、“绿阴”、“黄鹂”等意象,展现初夏山林的清新与生机。
情感:表达了诗人山行时的轻松愉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写作手法
对比:梅子黄时”通常多雨,但“日日晴”,突出天气的难得与诗人的惊喜。
动静结合:“绿阴”是静态的景色,“黄鹂声”是动态的声音,使画面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