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怎么算,每股收益计算方法

每股收益定义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EPS)衡量公司盈利能力。该指标反映每一普通股享有的净利润份额。每股收益分为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基本每股收益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怎么算,每股收益计算方法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指公司净利润扣除优先股股息后的部分。优先股股息具有优先分配权,必须从净利润中剔除。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时间加权计算,公式为:期初普通股股数 新增普通股股数 × (发行时间 ÷ 报告期时间) - 回购普通股股数 × (已回购时间 ÷ 报告期时间)。

时间计算通常以天数为单位,也可按月简化处理。

加权平均股数计算示例

某公司年初普通股100万股,7月1日增发50万股:

  • 1月1日-6月30日:100万股 × 181天 ÷ 365天 ≈ 49.59万股
  • 7月1日-12月31日:150万股 × 184天 ÷ 365天 ≈ 75.62万股
  • 加权平均股数 = 49.59 75.62 ≈ 125.21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在基本每股收益基础上,考虑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的影响。潜在普通股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稀释每股收益 = 调整后净利润 ÷ 调整后加权平均股数

分子调整:增加因潜在普通股转换而可能增加的净利润(如可转换债券利息支出税后金额)。

分母调整:增加潜在普通股转换后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仅当潜在普通股具有稀释性(转换后降低每股收益)时才纳入计算。

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处理

行权价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价时,需计算稀释效应:

  • 增加普通股股数 = 拟行权转换股数 - 行权价格 × 拟行权转换股数 ÷ 普通股平均市价
  • 分母调整为原加权平均股数加上增加股数

计算注意事项

  • 净利润需排除非经常性损益,确保反映持续盈利能力
  • 库存股不参与利润分配,计算时需扣除
  • 新发行普通股从应收对价之日(通常为发行日)起计算时间权重
  • 不同行业每股收益不可简单跨行业比较
  • 每股收益需结合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综合分析

计算步骤

  1. 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 - 优先股股息)
  2. 计算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按期初股数结合增减变动时间加权)
  3. 基本每股收益 = 步骤1结果 ÷ 步骤2结果
  4. 若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调整净利润与股数后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财务报表列报

企业需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数值,并披露计算方法。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