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鹀,学名 Emberiza rustica,是一种小型鸟类,隶属于雀形目鹀科。雄性田鹀在繁殖期间,头部至后颈为黑色,具有明显的土黄色眉纹和颊纹,上体栗红色,背部有黑褐色纵纹,尾羽黑褐色。雌鸟则与雄鸟相似,但颜色较暗淡。田鹀主要分布在北欧至西伯利亚等地,越冬于欧亚温带地区,在中国则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至华南等地以及新疆部分地区。
近日,田鹀在福建省厦门市筼筜湖的首次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刷新了厦门鸟类物种的记录,也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田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其出现在厦门,证明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田鹀的栖息环境多样,包括平原杂木林、人工林、灌木丛和沼泽草甸。它们主要以草籽、嫩芽、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兼食昆虫和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间,田鹀会选择在北欧及西伯利亚的泰加林中筑巢,通常在隐秘的枯草丛或低枝处营巢。
保护田鹀及其栖息环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这种珍稀鸟类的出现,不仅为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指示作用,也提醒我们应持续关注和保护自然,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田鹀等易危物种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栖息地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