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刹。始建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资国寺在宋代达到鼎盛,至今已有1148年的历史。寺庙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常住僧众近200人。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地,也是福建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
历史上,资国寺曾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在2006年的超强台风“桑美”中。然而,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寺庙得以重修,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宗教、艺术、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寺院。资国寺的建筑风格采用唐代传统,多进院落顺应地势,有机相连,中轴线建筑层叠而上,气势雄伟。
资国寺不仅是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它拥有诸如唐井、宋泉、宋明时代法堂基石、千年铁树和清代柏树等众多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寺庙的历史兴衰,也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近年来,资国寺在弘法利生方面不断努力,已形成一座集宗教、艺术、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寺院,成为闽东地区颇具影响的佛教道场之一。例如,2024年11月,资国寺举办了基础禅修课程,由贤志法师和圆证法师主持,内容包括拜佛、经行、禅坐等,吸引了众多信众参与。
福鼎资国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也是当代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