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蓝皮书(2024)》标志着中国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里程碑。12月7日,该书在南京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中国特殊教育发展评价指数,为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发展现状提供了新工具。这一评价指数的创立,基于科学统计技术,反映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与挑战。

蓝皮书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统计分会共同编写,涵盖39位作者的研究成果。内容上,蓝皮书不仅梳理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还总结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书中提出了特殊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揭示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实践篇、借鉴篇和附录六个部分。分报告详细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各阶段的发展状况。专题篇则聚焦于特殊教育政策、教师队伍、支持服务体系、学校课程建设、学校信息化等方面,深入探讨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蓝皮书指出,尽管我国特殊教育实现了学段全覆盖,但各阶段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显著。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仍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有力支持。此外,书中也强调了中国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在多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包括管理与政策、师资与专业、信息化与资源支持、家庭-社会支持等。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但仍需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推进专业化发展。课程体系方面,已构建起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体系,但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特殊教育蓝皮书的发布不仅是对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探索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