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因其独特的“鬼城”之称而闻名。这一名称的由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和传说元素。
首先,丰都被称为鬼城的原因之一与道教有关。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教”,后来演变成所谓的“鬼教”。公元198年,张道陵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了道教的“平都治”,使丰都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道教中有一个被称为“罗丰山”的地方,据说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北阴大帝在道教中是专管地狱的神祇。丰都因此在道教七十二福地中排名第四十五位。
其次,鬼帝(土伯)的传说也是丰都称为鬼城的原因之一。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认为是鬼神在主宰。巴族和蜀族以氐羌部落为主,他们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被认为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他居住在幽都,而现在的丰都仍有“幽都”的遗迹。
佛教中关于阎罗王的传说也对丰都鬼城的形成产生了影响。阎罗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王,在佛教中被视为管理地狱的魔王。据《一切经音义》记载,阎罗王能平等治罪,被称为“平等王”。
此外,丰都鬼城的形成还与阴、王成仙的传说有关。据《神仙传》记载,晋人葛洪提到的阴长生和王方平在丰都修炼成仙的故事,后来演变成阴王即阴间之王的传说。
地理位置与交通因素也是丰都成为鬼城的重要原因。丰都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地处巴国、蜀国等诸侯国的交界地带,不同地区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文化、信仰和传说在此汇聚,为丰都鬼城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丰都县之所以被称为鬼城,是由于其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共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