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明代于谦的象征与理想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咏石灰,实际上借物喻人,寄托了诗人高尚的理想和节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石灰吟》据说是他十二岁时所作,通过观察石灰的制作过程,深有感触,从而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诗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几句,不仅描绘了石灰石的开采和煅烧过程,更寓意着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特别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既表现了石灰的锻造过程,也象征着诗人坚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于谦的一生,是对这首诗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更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的诗歌,尤其是《石灰吟》,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首诗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深刻内涵——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守信念,保持高洁的品格。于谦通过《石灰吟》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清白和坚强。

参考来源:

澎湃新闻《未来讲堂|于谦《石灰吟》诵读:瞿弦和》

搜狐新闻《于谦凭什么名垂青史?带你探索《石灰吟》,揭开背后的于谦》

古诗文网《石灰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百度百科《石灰吟(明代于谦诗作)》

品诗文网《《于谦石灰吟》注释、翻译、赏析》

上一篇:邵羽柒:从影视新星到微短剧主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