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中提到,“掳”字的拼音为“lǔ”,部首为“扌”,总笔画数为11。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抢取”,例如在“掳掠”和“掳人勒赎”等词语中的使用。在英语中,“掳”可以翻译为“capture”或“seize”,而在德语中则可以表达为“gefangen nehmen”或“gefangennehmen”。
【汉典】对“掳”字的解释更为详细。除了“抢取”的含义外,“掳”还可以表示“俘获”或“抓获”。例如,在古代文献《涑水纪闻》中,有“掳妇女小弱者七八万口”的记载,这里的“掳”就是俘获的意思。此外,“掳”还可以用于形容“抢取”的行为,如在《儿女英雄传》中所见,“吃是吃饱了,掳是掳够了”。
【百度百科】则提供了“掳”字的现代释义和古籍释义。在现代汉语中,“掳”常用于形容“俘获”或“抓获”的行为,例如“掳劫”(俘获劫持)和“掳获”(俘获)。而在古籍中,如《康熙字典》所载,“掳”字的音韵分类为“唐韵”中的“郞古切”,其含义包括“掠”和“获”,且与“卤”字通用。
“掳”字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含义围绕“抢取”、“俘获”和“抓获”。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字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或行为时。了解“掳”字的这些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