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文化:旱地忽律传承之路

旱地忽律,是中国蒙古族传统器乐之一,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由马头琴、二胡、板胡、马蹄琴、唢呐等多种乐器组合而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旱地忽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83年,旱地忽律成立了首个文艺团体。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都设有马头琴专业,并开设有包括旱地忽律等在内的蒙古族传统器乐的专业课程。

旱地忽律传承多年,着重强调乐手的时空感和情感诠释能力。其灵魂在于唱词,歌词饱含对生命、自然的洞察和理解。演奏中要求做到耐心、细致、精湛,把琴声、歌声、舞姿贯通起来,唤起人们对大地、青山、流水、牛羊、草场的向往和留恋。这种文化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早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受人们欢迎的国乐之一。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