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贴花黄的花黄是什么意思

“对镜贴花黄”出自古代著名的《木兰诗》,其中“花黄”指的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这种装饰通常是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头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花黄也称为“花子”,是古代妇女脸部的一种装饰品,可以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甚至鱼骨等材料制作,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颜色,剪成花、鸟、鱼等形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花黄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人们从金色的佛像中得到灵感,也将额头涂成黄色,使得这种妆容具有异域风情,同时也能让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明亮。

在《木兰诗》中,"对镜贴花黄"描绘了花木兰归家后的情态,展现了她的女儿情态和归来的喜悦。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