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其抗炎和镇痛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阿司匹林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7 年,当时德国化学家斯皮尔对一种常见的树皮提取物水杨酸进行研究,制成了水杨酸乙酰化物即阿司匹林。自阿司匹林被发现以后,其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人们对阿司匹林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阿司匹林的制作方法及化学反应机理。
阿司匹林的合成是一种经典的酯化反应。其化学式为 C9H8O4,摩尔质量为 180.16。
阿司匹林合成的详细步骤
阿司匹林的制备步骤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 将水杨酸和乙酸酐混合加热,制成乙酰水杨酸。
- 加入无水乙酸,制成愈发乙酸。
- 加入硫酸催化剂,制成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合成的化学反应机理
阿司匹林的合成是一种酯化反应,以下是其反应机理:
第一步反应:水杨酸和乙酸酐混合加热,酯化反应得到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C7H6O3 C4H6O3 → C9H8O4 CH3COOH
第二步反应:乙酰水杨酸与无水乙酸混合,使制成愈发乙酸,反应式为:
C9H8O4 C4H6O2 → C13H14O5
第三步反应:加入硫酸催化剂,制成阿司匹林,反应式为:
C13H14O5 H2SO4 → C9H8O4 C4H6O2 H2O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硫酸在反应中起到了酸催化作用,促进了反应的进行。最终,我们制得了纯度达到 99% 的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