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汉语词汇,读音为tū wù。其基本含义包括猝然、突然、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突然发生、出乎意料、别扭怪异、不协调。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物体、言语、举止或行为等在整体环境中显得突然、突出和不和谐。
突兀的详细解释涉及几个方面:
物理上的突兀:指某物在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突然或突出的感觉。
情感上的突兀:指某事或某种情绪在特定环境或情景中突然出现,与周围氛围不协调或不和谐。
时间上的突兀:指某事在时间上的出现或发生与预期或常态不符,给人一种突然、意外或不寻常的感觉。
突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形容的是某个事物在整体环境中显得突然、突出和不和谐。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协调的情况,例如某个建筑物在周围环境中突然冒出来,或者某人的言行举止与他人不符合。
例句:
这个高楼在平原上显得非常突兀。
他突然冒出来的问题让大家感到非常突兀。
她的举止言谈与她的身份非常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