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中国古代《诗经》中的一首诗《秦风·无衣》中的名句。这首诗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诗句中的"岂曰无衣"是一种反问的表达方式,意味着"怎会没有衣服",而"与子同袍"则表示"与你共同穿上战袍"。
全诗共分为三章,每章都以"岂曰无衣"开头,通过不同的表述来强调战士们共同对敌的决心和勇气。诗中的"袍"指的是长袍,即现代的斗篷;"王"可能指秦君或周天子;"同仇"意为共同对敌;"泽"是指内衣,类似现在的汗衫;"裳"则是指下衣,这里指战裙;"甲兵"是指铠甲和兵器。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秦国的尚武精神,还反映了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中的语言虽然质朴,但充满力量,通过重复和叠唱的形式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参考信息来源:
《秦风·无衣》百度百科
古诗文网
百家号《诗经・秦风・无衣》释义赏析
古诗学习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全诗意思及赏析》
知乎《秦风.无衣》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