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为dí,注音为ㄉㄧˊ,部首为艹,总笔画为10。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荻字在《唐韵》中读作徒历切,《韵会》中读作亭历切,音狄。其本意为植物名,指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句子。
荻字在方言中的读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客家话中,荻的读音为[陆丰腔] tit8,[海陆丰腔] tit8,[客英字典] tit8,[台湾四县腔] tit8,[梅县腔] tit8,[宝安腔] tit8,[客语拼音字汇] tid6。在粤语中,荻的读音为dik6。
荻字在汉语中的应用不仅限于植物名,它还可以作为姓氏和地名。例如,《前汉·功臣表》中提到的荻苴侯韩陶,以及《史记·索隐》中提到的荻苴,在渤海。
荻字的读音为dí,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提及,并且在方言中有不同的读音。此外,荻字还可以作为姓氏和地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