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官渡之战在今天的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东北2.5公里的官渡桥村附近。这个村庄因靠近官渡水而得名,曾经有一座关帝庙,保存着清乾隆年间刻制的石碑,碑文提到“官渡乃关帝拒袁斩将处”。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为争夺地盘,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曹操因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增;袁绍则在河北等地扩张,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之一。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的关键战役,推动了当时中国北部的统一,对三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这场战役不仅是汉末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重要转折点。官渡之战之后,曹操一举扭转了对袁绍的被动局面,为自己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