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汉语词汇,拼音为“chén gòu”。其基本含义是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尘垢的用法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灰尘和污垢:指物体表面的尘土和污渍。例如,《国语·晋语二》中提到:“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之尘垢者。”这里的尘垢即指物体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犹世俗:尘垢也用来比喻世俗的事物。如《庄子·齐物论》中所述:“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里尘垢指的是超越世俗的状态。
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尘垢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微末卑污或无用的事物。例如,《淮南子·俶真训》中提到:“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这里的尘垢象征着轻微无价值的东西。
污染、污损:在某些情况下,尘垢也用来表示污染或污损。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这里尘垢指的是白玉上的污渍。
佛教谓烦恼:在佛教中,尘垢有时也用来指代烦恼。
尘垢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不仅限于其字面意思,还包括了比喻和引申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