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是一首描绘北国草原风光的古代民歌。诗中敕勒大平原位于阴山脚下,天空如同巨大的帐篷覆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与碧绿的原野相接,无边无际。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成群的牛羊正在吃草。这首诗不仅勾勒出北国草原的壮丽富饶,还抒发了敕勒人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其语言明白如话,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展现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历史背景方面,敕勒川,即今天的土默川平原,在秦汉时期是著名的云中郡。这里北依阴山,南临黄河,是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必争之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将这片土地纳入赵国版图,并设立了云中郡。云中郡的设立,不仅标志着赵国西北边疆的稳固,也体现了赵武灵王对这片土地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