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是衡量房屋实际使用面积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得房率的计算公式**:得房率 = (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 / 每户建筑面积)× 100%。其中,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是指实际可供住户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等;每户建筑面积则包括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含公用部分的面积。
2.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套内墙体面积和公摊面积是主要影响因素。套内墙体面积越大,得房率越低;公摊面积越大,得房率同样越低。建筑结构和楼盘档次也会影响得房率,例如,砖混结构的得房率通常低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高档楼盘的得房率通常低于普通楼盘。
3. **提高得房率的途径**:选择合适的户型、合理利用空间、减少墙体厚度和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都是提高得房率的有效方法。
4. **得房率的实际应用**:得房率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实际使用面积和购房成本。高得房率意味着更多的实际使用面积,而低得房率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公摊面积费用。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需仔细考虑得房率。
5. **得房率的合适范围**:一般来说,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到90%之间,高层住宅在75%到80%之间,小高层住宅在80%到85%之间。合适的得房率既能保证足够的公共空间,又不会使购房者支付过多的公摊费用。
得房率是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实际居住空间的大小,也影响房屋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