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其项背,汉语成语,拼音为"wàng qí xiàng bèi"。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它还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的形式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例如,当说“难以望其项背”时,意思是指很难达到对方的水平或成就。
成语的出处是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这里用“望其项背”来形容对方的成就非常高,一般人难以企及。
在用法上,望其项背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适用于书面语。例如,“他的成就,我难以望其项背。”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成就的敬仰和自愧不如。
望其项背是一个表达比较和敬仰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方面难以达到他人的水平或成就。